有一位智慧人說:『什麼是尊重呢?「尊重」就是視每個人不論性別、膚色、種族、地位或信仰,都是獨立的主體,是平等的,也都有存在的權利。』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父親帶著幼小的孩子自殺,或是孩子受到了大人們的肢體暴力和言語暴力,……這些新聞都足以讓我們難受許久。 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統計,平均每天約有200多人身處恐懼,且最主要受害者為女性和小孩,究其因就是視太太和孩子為丈夫或父母的附屬品,缺乏對太太和孩子的尊重。「尊重」不僅在成人與成人之間,也應該在孩子和父母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大自然和人類之間。願我們能真心地學習尊重自己,尊重他人,進而尊重大自然環境及一切可見的受造萬物。 本期小羊媽媽〈生命教育一起來〉專欄有兩篇文章:第一篇是「保護,是尊重的開始」,作者透過一位歷經戰爭的芬蘭長者生命經歷的分享,來看「對生命的尊重」----- 生者,保護其生命的延續,死者,保存其生命走得有尊嚴。第二篇為兒福聯盟基金會所推動的「每天333 孩子快樂不孤單」,透過親子間每天擁抱30秒,傾聽3分鐘、陪伴30分鐘,父母陪伴孩子就更能讓他們有個快樂的童年。〈生命不設限〉專欄:分享一位視力障礙者俊賢的生命故事。〈成長Fun輕鬆〉專欄:其一為討論當孩子生病不想上課時的處理建議;另一為家長因故而有絕世的念頭,卻擔心孩子沒人照顧,而對孩子做出傷害時的處理建議。 在〈親子共讀〉專欄:第一篇是心花朵朵開專欄的『上帝的「七」導讀』。第二篇是故事百寶盒的回應:「尊重要落實在生活中」,尊重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本要件,需要從小教起,而最好的教導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則的身教。〈親子共享〉則推薦「被遺忘的天使」,本片是義大利外交部為了呼?大家重視兒童權益,贊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糧食組織」所拍攝的電影。〈生命花園〉專欄為「孩子的自信,常是玩出來的!」一文,分享適時給予孩子有自己的決定權和自由空間,更能培育出有自信心的孩子!最後,「親子餐點DIY」教導製作甜心鮪魚堡早餐,讓家長陪著孩子共享親子時光。這些豐富的內容,期盼能得到更多關心孩子生命、關心親子互動的家長和老師們的認同。 願上帝祝福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