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師資培育 > 兒童心理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點閱次數:342
學齡前期系列--嬰幼兒的情緒
作者/主日學函授學校

情緒到底是要如何下定義,至今尚無一個完全被學者共同接受的定義,但是我們知道這卻是人類複雜的行為之一,情緒是我們受到某種刺激後所產生的一種激動狀態,這種狀態自己能主觀感受到,卻不容易控制。因此,情緒對我們的行為具有干擾或促動的作用,而且會導致生理上和行為上的反應。嬰幼兒的情緒在新生嬰兒階段是簡單未經分化的,其情緒反應的特徵與刺激的強度成正比,尤其在生氣和恐懼時,他們持續的時間短,但很強烈,注意力被轉移後會被其他情緒所取代。

嬰幼兒常見的情緒組型有:憤怒、恐懼、好奇、快樂和情愛等。

憤怒:當嬰幼兒行動受阻時,或是想做某事而不能做時,當別人聽不懂他所說的話或需要引起別人的關懷時,他為大聲喊叫,雙腳亂踢,甚至會摒住呼吸或倒地滾動。

恐懼:所有使嬰幼兒害怕的刺激,大都有二個共同特徵:1. 刺激來得突然而意外,使嬰幼兒無所適從,如陌生人突然接近他;2. 刺激本身很新奇很陌生,嬰幼兒也會模仿別人的恐懼為自己的恐懼。通常嬰幼兒的表現會避開刺激(頭轉開、眼睛閉起來或跑開)、哭、放棄正在進行的行動。

好奇:任何新鮮、不平常的事物都會引起他追根究柢的興趣,此時他臉部肌肉會緊張、張嘴、伸舌且皺額頭。而好奇的東西,他會用手抓它、拉它、吸它及搖它。

歡樂:嬰幼兒在身體舒適、被呵癢、玩玩具或有人和他玩時,甚至於看其他孩童玩時都能使他歡樂,其時他會微笑甚至大笑,笑時手、腳和腹部都會動,非常快樂時(五、六個月大後),會咯咯、鴣鴣笑,甚至喊叫。

情愛:嬰幼兒會對喜歡的人流露情愛,二歲左右才會對自己和玩具產生情愛,不但易對其他幼童流露此情感,嬰幼兒表現情愛的典型方式是擁抱、撫摸和親吻。退縮、拒絕和傲慢等行為是次級反應,也就是遭受到大人、父母親的拒絕、摒棄、強迫或疏忽而造成的。


資料提供單位:基督教教育中心
 

 
 
 
  copyright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製作